編者按:崇陽是鄂贛邊界革命發(fā)源地之一,,是湘鄂贛革命根據(jù)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岸跄锨锉钡谝粯屧谶@里打響,英雄的崇陽農軍從這里出發(fā),,嶄新的畫卷在這里鋪開,。在這片紅色沃土上,先后有1.6萬人為革命壯烈犧牲或慘遭殺害,,其中有湘鄂贛省委書記、紅十六師政委陳壽昌,,有彭制,、王佛炳、劉光前等五任縣委書記,,他們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許多英勇悲壯的紅色史詩。彭德懷,、羅榮桓、郭沫若,、何長工,、王震,、王首道、王恩茂,、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留下閃光足跡和感人故事,產生了不少彌足珍貴的革命遺址,、遺跡,。建國后,,崇陽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彰顯了黨的堅強領導和人民勤勞智慧的偉大力量。
在黨的百年華誕即將到來之際,,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根據(jù)縣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總體部署要求,,崇陽縣檔案館與崇陽縣融媒體中心聯(lián)合在崇陽周刊,、云上崇陽,、微信公眾號開設 “百年紅色崇陽”專欄,。通過宣傳紅色故事,、褒揚烈士英雄,,歌頌先進典型,,讓全縣黨員干部進一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深刻內涵,牢記初心使命,,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tài)奮力開啟新時代崇陽高質量發(fā)展新征程,以優(yōu)異成績向建黨一百周年獻禮,!
大革命時期,地處崇陽縣城東的城隍廟,,白天信男信女往來穿梭,,晚上看戲人群聚集如潮,。據(jù)載,,該廟于明洪武年間依制始建,,后年久廟摧,。清雍正年間知縣張慄遷建于此。有正,、后殿兩重,,房屋十數(shù)間,,供奉著大小不一的數(shù)十樽木雕神像,規(guī)模宏大,,廟貌輝煌,。官民冀望得到神靈的護佑,,人皆敬祭,。同治年間,知縣高佐廷又建廟門及門前戲臺,,城隍廟成為人們游樂的場所之一,人來人往,,非常熱鬧,,便于開展隱蔽活動,。崇陽第一個中共組織——中共崇陽縣支部就在這里成立。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以嶄新的姿態(tài)登上政治舞臺,。受俄國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1921年7月,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應運而生,。董必武、陳潭秋等早期共產黨人在湖北倡導新文化運動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受其思想的影響,,崇陽在省垣中學、武昌中學,、漢陽高工紡織科就學有志青年沈昌亞,、沈尚平,、楊白、黃明等于1923年至1925年先后走上革命道路,,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們通過給家鄉(xiāng)親朋好友遙寄書信、串訪結社,、開辦學校等途徑,傳播俄國十月革命,,宣傳馬克思主義,在崇陽播下了紅色的革命火種,。
為了實現(xiàn)救國救民的目標,,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合作建立了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1925年1月,,中共四大會議決定,,為適應大革命需要,在全國建立和加強黨的組織,。9月,,共產黨員,、武漢工人劉漢樵受中共武漢地方執(zhí)委會指派到崇陽建立黨的組織。他深入工廠,、學校、店鋪和城郊農村,,宣傳馬列主義和共產黨宗旨,,動員工農群眾不靠神仙靠自己,,同封建地主,、土豪劣紳和反動軍閥政府作斗爭,。
斗爭中先后發(fā)展了在縣高等小學畢業(yè)班的進步學生沈蘅蓀、甘佐皋和青年工人張炳輝,、高侯甫等8人入黨,。崇陽縣建立黨組織的條件基本成熟,,當年12月的一天晚上,,這些共產黨員在縣城城隍廟內舉行了一次秘密會議。會議由劉漢樵傳達上級黨組織的指示精神,,成立了由沈蘅蓀任支部書記的中共崇陽縣支部,黨支部先后隸屬中共武漢地方執(zhí)委,、湖北地方執(zhí)委和湖北區(qū)委,。會議還確定和布置了下步的工作任務:一是深入城鎮(zhèn)商店碼頭,建立工會組織,;深入農村基層,,發(fā)展農會會員,,發(fā)展優(yōu)秀會員加入黨的組織,擴大黨的隊伍,。二是宣傳黨對時局的主張,,號召全縣各界人民鞏固國共合作的革命聯(lián)合戰(zhàn)線,推翻國內軍閥,,打倒帝國主義,。三是發(fā)動工農群眾,作好迎接和支持北伐軍的準備,。隨后,,城隍廟成為支部人員經常聯(lián)絡和秘密聚會之所,迎來了這批救苦救難的活神靈,。
中共崇陽縣支部成立后,帶領全體黨員迅速開展宣傳發(fā)動和擴大組織的工作,,開展工農運動。不到半年時間,,縣城關建立了轄店員,、碼頭、船業(yè),、木業(yè)等10余個行業(yè)的工會組織,,城郊農村地區(qū)發(fā)展農會會員200余人,。1926年8月,北伐軍進軍崇陽,,中共崇陽縣支部除發(fā)動婦女,、學生散發(fā)傳單、張貼標語外,組織動員農民配合北伐軍清除地雷,,伐荊開路;組織郵電工人協(xié)助通訊兵架電接線,,傳遞北洋軍閥沿途駐軍情況,。北伐軍攻打崇陽縣城時,,發(fā)動農民日夜趕制爬城竹梯,,組織群眾運輸隊為攻城部隊送彈藥,,救護傷員,,送柴送米,。
中共崇陽縣支部的成立,,掀開了崇陽歷史新的一頁,擴大了黨的影響,,增強了黨的力量,,宣傳發(fā)動了工農群眾,,為中共崇陽組織的迅速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使我縣早期革命運動呈星火燎原之勢,銳不可擋,。
編輯:付波
編審:熊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