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下午2點,崇陽縣回頭嶺村,陣陣鑼聲響徹整個灣子。村民們早早的聚集在回頭嶺村文化廣場,觀看舞龍。伴隨喧天的鑼鼓聲,草龍以老虎為引導(dǎo),配以鑼鼓、號角伴奏。青壯年舉起草龍身上的樹杈舞動起來,瞬時草龍起舞。
雨山村黨支部書記熊亞紅:“雨山龍燈為單數(shù)為主,有單龍戲虎、雙龍戲珠、三龍破花、五龍盤圣、七星伴月、九龍盤鼎、十三龍下海,今天這個是單龍戲虎。由干稻草、絲茅、藤條、棕繩、木棍制作而成。一共有30人參加。”
雨山村黨支部書記熊亞紅告訴記者,在崇陽縣至今仍保留著節(jié)日舞草龍的風(fēng)俗,每逢春節(jié)、元宵等重大節(jié)慶活動,當(dāng)?shù)厝罕娪玫静菰频牟蔟埖礁鞔逦椠垜c祝。村里青壯年一年到頭在外務(wù)工,為這件傳統(tǒng)盛事特地趕回老家,出工獻力干勁十足,他們身著舞龍服,爭搶舞龍。
草龍一般長30米,俗名谷龍,以稻草為主要材料,輔之以竹木做支架,整條龍節(jié)段為單數(shù),一般為9-11節(jié),其編織工藝復(fù)雜精致,采用了編、織、插、嵌、鑲、繞、纏等十多種工藝技巧。
雨山村黨支部書記熊亞紅:“雨山人一直把茅草龍稱為‘香龍’,玩舞之前,在整條龍身上插上點燃的香火,以求香火旺盛子孫多,家族興旺發(fā)達;又把茅草龍稱為‘尊龍’,具有崇高威嚴(yán),是所有龍燈中的老大,為祈求國泰民安、風(fēng)調(diào)雨順,每年春節(jié)期間我們雨山村都要組織這一活動。”
崇陽縣雨山村元宵舞龍燈素來在縣里聞名,各村正月十五之前都要去鎮(zhèn)上舞龍掃邪,今天這村去、明天再那村去,有商有量地和諧鬧新春,每年都吸引不少人來置身于這份熱鬧中。
云上咸寧記者:夏莉 靈芝 陳文
全媒體記者:吳玲燕 陳晴晴
編輯:付波
編審:熊曉輝